1月30日,道外区人民法院举行涉民生案件执行案款发放仪式,共计向30名当事人代表发放了443.41万元执行款。案款发放仪式后,道外区人民法院召开“雷霆2024·执暖冰城”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新闻发布会,执行局副局长原媛介绍了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的开展情况,法官胡迪通报了相关典型案例。





本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的目标任务是坚持能动司法,深入践行“五牢记、五融合”,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工程建设、房地产、餐饮、家政、新就业形态等领域为重点,在日常强化执行基础上,依法加大对追索农民工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事关人民群众生存权、健康权等基本权利的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的执行,最大限度推动生效裁判执行到位,确保执行案款在春节期间顺利发放,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坚持能动司法,执前主动介入。认真落实上级法院 ”四化四解四到位” 诉源治理新格局,在执源治理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作用,推进“人民调解+执前和解”深度融合,在执前化解矛盾纠纷。对于执行标的在五万元及以下案件,积极做好双方当事人工作,督促被执行人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偿还债务,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二、做到“四个优先”“五个快”,畅通快速执行“绿色通道”。即优先立案、优先安排办案骨干承办、优先集中力量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快立、快查、快控、快执、快结。从法院内部不断为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登记立案、查控执行、变现放款等程序无缝连接,缩短执行周期,减轻了当事人负担,节约诉讼成本,提高执行效率。
三、加大执行力度,用好用足执行强制措施。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督导、指挥和快速反应作用,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强化线上和线下财产调查工作,全面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用足用好限制消费、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出境、拘传、拘留、罚款等各类强制措施,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的惩戒力度。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和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被执行人,依法予以制裁。发挥刑罚对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坚决依法严厉打击,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四、强化执行联动,凝聚执行合力。道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保持经常性沟通,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借助各方力量积极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形成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道外区人民法院共化解民生案件涉执矛盾纠纷414件,执行到位共计811.61万元,其中执前化解矛盾纠纷64件,涉执金额43.52万元。依法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道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将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每一件民生案件办好办细办到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小”案件服务“大”民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典型案例
黄小某与黄某抚养费纠纷执行案
——执前和解巧解当事人“心结”,当事人自动履行给付抚养费
【执行要旨】
抚养费纠纷案件因父母感情破裂引发,矛盾往往较大。但孩子是无辜的受害者。本案孩子父母之间分歧较大,道外区人民法院找准了当事人的心理症结,化解当事人“心结”,实现案结事了。
【基本案情】
张某与黄某生育一女,现年13岁。由于张某与黄某婚姻关系破裂,女儿由张某抚养,但黄某一直未支付女儿黄小某的抚养费,母女二人生活较为困难。黄小某遂将黄某诉至道外区人民法院。经法庭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道外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确认:黄某应于每月月初给付未成年子女抚养费800元。但调解书生效后,黄某一直未给付。了解这一情况后,道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主动提前介入,开展执前和解工作。但因张某与黄某之间的感情纠纷,双方情绪较为激动,矛盾分歧很大,不仅被执行人黄某表现出拒不配合,拒不履行的态度,而且张某对黄某的行为也表现出极大不满,哪怕后续黄某透露出愿意支付抚养费的意愿,张某仍希望对黄某采取强制措施。
在分析当事人之间矛盾和实际情况的后,道外区人民法院先后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等方式,努力做当事人和解工作。一方面,动之以情,向黄某陈述张某独自承担抚养义务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晓之以理,向黄某释明拒不履行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其认识到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而后,再同申请执行人张某沟通,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降低父母间矛盾对子女的影响,逐渐平息了张某对黄某的不满情绪。最终,双方达成了执前和解,并履行完毕。和解协议还就调解书后续义务的履行作出了约定。
【典型意义】
离婚纠纷导致的抚养费问题不仅涉及财产纠纷,而且还牵涉着情感问题;不仅涉及现实纠葛,而且还夹杂着历史恩怨。这些情况糅杂在一起,给执行工作带来不少难度。道外区人民法院从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角度出发,主动提前介入,开展执前和解工作,促使当事人达成执前和解协议,不仅解决了义务人此前拖欠的抚养费,而且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了后续义务,缓和了家庭矛盾,实现了案结事了。
郭某某等322人与哈尔滨某连锁超市劳动争议执行案
——助力困境企业催收应收账款,促成查封的库存商品批量收购,保障劳动者失业后生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执行要旨】
被执行人资金链断裂,企业员工失业,向被执行人索要经济补偿金。道外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多措并举,既促成供应链厂商收购查封财产,帮助清理库存尾货,大幅缩短案件执行周期,又帮助困境企业催收应收账款,帮助企业回笼资金,部分解决了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后的生活保障问题,推动社会矛盾化解。
【基本案情】
某大型连锁超市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资金链断裂,在全国已关店300多家,在哈尔滨的门店也陆续关停。由于门店公司倒闭,300多名员工下岗失业,给当地信访维稳工作带来较大压力。2023年9月,郭某某等300多名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向该连锁超市索要经济补偿金。经哈尔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该连锁超市应给付郭某某等人经济补偿金共计1330万元。执行中,道外区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查封企业及关闭门店的银行存款、机器设备、办公设备和391146件库存商品,并指定被执行人保管。在财产处置阶段,考虑到被执行人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渠道资源,道外区人民法院同意被执行人根据市场行情寻找销售渠道,积极协调债权人同意解除对被执行人非现金类财产的查封,促成供应链厂商收购了查封财产,提高了执行效率,缩短了执行周期。与此同时,道外区人民法院坚持能动执行的理念,帮助企业催收应收账款,助力企业回笼资金。目前,该案已执行到位金额443.41万元,并根据债权比例发放给申请执行人,部分解决了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后的生活保障问题,推动社会矛盾化解。
【典型意义】
经济补偿金是帮助劳动者在失业之后,避免其因为失去经济来源而无法得到保障。这既是劳动者过去在单位作出贡献的一种补偿,也是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物质帮助义务。道外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中灵活运用执行手段,根据财产实际情况,利用被执行人的资源渠道,选择适宜的财产处置措施,加快财产处置流程,帮助催收应收账款,最大限度推动案件快速执行到位,保障劳动者和被执行人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