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外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收到三十余份购房人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立案材料,要求被告开发公司协助办理不动产登记。
立案庭庭长杨晓娟经过仔细研读材料和类案检索,发现同类案件在我院审判后已进入执行程序,杨庭长立即联系执行法官,在执行法官郝珊珊的协助下,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代理人来到立案庭详细介绍了案涉小区产生纠纷情况。通过全面细致、认真严谨地分析,发现此案虽法律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但案涉小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业主无法办证的原因复杂多样,杨庭长与该房产开发公司代理人逐一核对了三十多起案件无法办证的原因和情况。为减轻三十余名群众的诉累,经与原告、被告、代理律师多方协调沟通,当事人同意进行诉前调解。为了更加顺畅调解,立案庭通过"法官驿站"与涉案小区所在的南马路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得到街工委书记刘柏君的大力支持,与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动共同解纷。

2024年4月26日为南马路街道人大代表活动日,杨晓娟庭长及杨顺利副庭长带领两个调解团队到南马路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联络站”对原、被告纠纷进行现场调解。调解中,被告方代表认为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原因有购买抵账房、回迁房以及其他渠道购买等情况,且该公司现已濒临破产,协助办理不动产登记存在很多障碍。被告代表的陈述瞬间激化了双方矛盾,杨庭长立即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晓之以理,表明了该公司在履行房屋不动产转移登记义务上的欠缺,同时又动之以情,让被告方换位思考,理解老百姓希望居住房屋尽快完成登记的迫切心情。在场的人大代表也从人大监督的角度对被告代表进行了劝说。在调解法官及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被告代表表示明白作为开发商应尽的法律义务,了解了法院及人大同志对企业及百姓的良苦用心,会积极配合工作,分情况分阶段协助原告办理不动产权登记,并现场与全款购房的居民达成调解协议,于次日协助办理不动产登记。其后,又与其他购房人对账后达成了调解协议。上述协议达成后均当场制作司法确认文书、完成了送达。杨庭长建议被告对案涉小区所有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的购房群众进行逐一核对,分类办理,力争将该类纠纷化解在诉前。被告方代表表示一定按照法院提出的调解方案核对处理。同时,杨庭长向涉案小区的居民公示了“龙法和”云法庭的小程序码和个人的手机号码,以便群众通过“法官驿站”向社区法官进行法律咨询、线上线下解纷。


这次人民法院“法官驿站”+“人大代表联络站”两站联动,多措并举,共建共治,拓宽调解路径,将调解的触角向前延伸,高效调解,快速解纷,体现了法官进社区网格化信息共享、纠纷共担的工作效果。
道外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推动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调解平台和“龙法和”云法庭作用,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化解矛盾纠纷,办好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