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外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法官以耐心细致的电话沟通协调,成功促成当事人通过手机屏幕达成了“千里之外”的调解,一案调解,带动三案同结,并且前端化解了一起未诉纠纷,推动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实质化解。
70岁的栾某系道外区某小区数套拆迁安置房屋的业主,因长期拖欠物业费,被某物业公司诉至法院。接手案件后,联系栾某成了难题,栾某的电话总是无法接通,有时接起电话态度也极不友善,拒不提供送达地址,未等告知完其权利义务就挂断了电话。承办法官陈冲通过查阅梳理卷宗,检索关联案件,发现某物业公司与栾某还有两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分入了其他团队。两个办案团队随即会商研讨下步工作方向、举措。研判得知,虽然个案的标的额都不大,但双方矛盾积怨已久,如处理不妥,可能会激化双方的矛盾。两个办案团队不厌其烦地电话联系栾某,更加耐心细致地向其释法明理,终于取得了栾某的初步信任,并道出了拒交物业费的理由。
栾某称其并非无故拒交物业费,而是因案涉小区卫生环境较差,自己的一处房屋漏水,由于物业公司未及时处理导致其产生财产损失,况且其多年来一直在三亚居住,未实际享受物业服务,不应当缴纳物业费。在法官再三释明和开导下,栾某向法院邮寄了答辩状等材料,但在邮寄单寄件人地址处却做了模糊处理。工作人员将答辩状等材料送达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不认可栾某的答辩意见,认为栾某系无理狡辩,多年多处房产拒缴物业费,行为很恶劣,已经给物业公司造成了损失。

在双方意见分歧极大的情况下,承办法官多次打电话做双方的调解工作,每次与栾某的通话时长多在1小时以上,耐心听完栾某叙述的整个过程,他在讲到气愤点时,情绪异常激动,承办法官则耐心倾听,并适时讲解、开导、答疑解惑。同时,针对栾某提出的与物业公司之间的争议焦点,承办法官多次约见物业公司的负责人阎某,希望双方能心平气和坐下来调解,阎某坚称是依法主张权利,没有任何调解的必要。经过多次以案释法和晓以利害,最终阎某放下姿态,同意与业主“面对面”的调解。承办法官遂趁热打铁,利用一上午的时间,通过电话沟通与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耐心倾听了双方的陈述和需求。最终,双方在法官们的主持下,通过微信语音聊天的方式达成了调解意向。阎某表示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平时多与业主们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对诉讼的相关案件,同意放弃违约金、减免部分物业费和电梯费,同时还主动表示一个月两次到栾某家中帮忙查看房屋中是否存在漏水等情况;栾某则愿意一次性缴纳所欠的案涉房屋和原告尚未起诉的房屋的物业管理费,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全部即时结清。
栾某感谢了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称自己在案件中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及法官负责的态度,对自己之前不配合法院工作的行为和不当方式表达了歉意。物业公司送来“精准调解 公道人心”的锦旗向主持调解的陈冲法官、袁姝法官表示感谢,不仅调解了审理中的三起案件,被告诉讼外的欠费也一并得到了处理,减少了公司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解决了多年急难愁盼的问题。

民生利益无小事,小事小案不小办。道外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始终秉承着人民至上的司法理念,多名法官在20个社区的“法官驿站”挂牌上岗,定期通过走访社区及电话联系的方式,为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普法答疑,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助力创建无讼社区。同时,很多年轻法官走进学校,成为法治副校长,送法到校园,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今后的工作中,速裁审判庭将继续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和能动履职的理念,努力践行“抓前端、治未病”,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前端,扎实推进诉源治理,打造“法润老道外”特色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