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阿姨,怎么办呀,我的爸爸妈妈还是决定离婚,而且他们好像都不要我了……”这是吕颖法官第二次接到王东(化名)的电话。

时间倒流回一年前,彼时团结法庭的法官吕颖刚受聘为辖区内某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第一次授课结束后,孩子们踊跃提问、热情互动,吕颖法官把联系方式向师生公布,学生王东暗暗记下这位温柔阿姨的号码。
几天后,王东拨通了吕颖的电话。
“吕阿姨,您好,我是**小学五年级的王东。最近我家里有件事让我很痛苦,我不好意思向老师倾诉,希望您能帮帮忙。”“别着急,慢慢说,我们一起想办法。”“我的妈妈叫杨敏(化名)、爸爸叫王雷(化名),从我记事以来,他们总是争吵,最近我听到他们在说离婚的事,我妈妈说她已经起诉到法院,法官姓吕,估计您就是他们离婚案件的法官,可不可以让他们不要离婚······”
吕颖倾听王东的困扰后,立即找到王东的父母开展调解工作。她听取了原告杨敏起诉离婚的理由,邀请熟悉情况的网格员一起劝解,共同寻找改善婚姻和家庭状况的答案。杨敏同意冷静考虑再决定是否坚持起诉离婚。
一个月后,王东再次向吕颖打来电话。“吕阿姨,怎么办呀,我的爸爸妈妈还是决定离婚,而且他们好像都不要我了。如果他们真的过不下去了,我也只能接受,但是我不想成为孤儿,以后我可不可以跟爸爸一起生活?”“你是个懂事的孩子,那阿姨问你,平时都是谁辅导你功课、接送你上下学,你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系怎么样······”
吕颖详细了解王东的生活教育背景后,带领团队再次展开调解,但杨敏和王雷二人要求离婚的态度愈发坚决,并且都拒绝抚养王东,杨敏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吕颖把杨敏的情况反馈给了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三方共同关注,防止出现过激行为。
法槌响起,王东父母的离婚纠纷案件进入了庭审环节,吕颖所做的大量庭前工作在法庭调解中派上了用场。
“我要求离婚,但是孩子我不能要。我没文化、没工作,房子是婚前王雷买的,离婚了我都没有住所,即使进工厂打工,带着一个男孩子住宿舍,人家也不会同意······”杨敏表明了她的困难。
“我同意离婚,孩子我也不想要。我比杨敏大十岁,身体不好,我就担心没等孩子长大,我身体就不行了。如果孩子跟了我,我再撒手人寰,孩子就成孤儿了。我有工作,一个月可以拿两千生活费。”王雷也表达了他的想法。
“你们双方感情破裂想要离婚没问题,但关于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必须拿出妥善方案。我和王东沟通过,他说一直都是爸爸照顾、辅导他,孩子平时跟奶奶关系也比较好,而且他马上升初中了,爸爸的情况更有利于王东成长。即使离婚,子女也是双方的子女,不论由谁直接抚养,父母双方也均需履行法定义务······”吕颖细致释法明理,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和未成子女抚养的规定,结合家庭背景、双方收入、未成年子女意愿等情况耐心劝解。
最终,王雷同意抚养王东并且不要求杨敏支付抚养费。吕颖当庭制发调解书,并在庭后向王东展开心理疏导。
现在,王东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吕颖还是会关注他的学习和心理情况,以阿姨的身份倾听他学业的困扰、成长的烦恼。王东说,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他和爸爸在一起生活得很开心,妈妈也会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初因为父母闹离婚而耽误的学习成绩也一点点追上来了,他还和同学们说,他有一位阿姨,是一名人民法官,长大了他也想成为阿姨这样能帮助别人的人。吕颖也会关注杨敏的动态,现在的杨敏已经能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通过直播带货增加收入,成了“抖音”上小有名气的“网红”,吕颖闲暇时也会和杨敏聊聊家常,提醒杨敏多回去看看孩子,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事、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像吕颖一样长期扎根在基层的法官们,忙碌在化解各类家事纠纷的一线,用心用情用智慧,化解家庭成员的心结,即使婚姻走到终点,也要让爱温柔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