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促治理”活动月启动以来,道外区法院团结法庭通过“双站”共建、双向联动、深度合作,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天然优势与人民法官司法办案、定分止争的职能定位有机结合,有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期待需求,进一步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院智慧。

意见齐听——社情民意收集地
人大代表与驻站法官以“双站”为纽带、以座谈会为载体,就如何更好促进“双站”职能融合发挥进行探讨。邀请村民代表参与座谈,了解乡村家庭生活真实情况;深入村屯走访,与最基层的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排查潜在纠纷风险。人大代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生产生活经验,就如何提高村办企业经济效率、防范经营风险提出建议,驻站法官对道外区法院“法润老道外”特色工作品牌六大板块进行介绍,并对“调解+司法确认”等多元解纷模式进一步宣讲。


活动联办——法律知识宣传地
在普法内容上,来自团结“双站”的人大代表与驻站法官通过“订单式”精准普法,从倾听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座谈调研、排查走访中收集到的共性问题,详细梳理、分类施策。借贷纠纷如何解决、到期货款如何催收、共同财产如何分割、调解协议如何赋强、诉讼保全如何办理、共同被告如何追加、举证责任如何分配……从民事实体法规到诉讼流程再到司法实务,一封封“普法快递”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微信群组传递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中。

难题共解——矛盾纠纷化解地
人民法庭是定分止争的前沿阵地,具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天然优势;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说理说情最能深入人心。驻站法官与人大代表共同将调解工作延伸至诉前,能够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化解。排查走访中,一名村民向驻站法官反映,邻居多年前因购房需要向自己借款2万元,出具欠条后至今未还,该村民欲立案起诉又担心欠条已经“过期”。驻站法官就村民提问中涉及的诉讼时效问题现场答疑,并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解,一起潜在的民事案件得以诉前化解。

今后,道外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双站”联动,推动诉讼服务体系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用更加创新务实的举措不断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