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外区法院网

Harbin Daowai District People's Court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悟好调解“三字诀” 乐当群众“和事佬”

  发布时间:2024-10-09 08:59:23


 “新理念,调为先,解纠纷,释前嫌。明事实,抓焦点……”永源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所一庭一中心”多元解纷机制为基础,通过“法庭+”模式,悟好调解“三字诀”,妥善解决百姓纠纷,助力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前不久,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的张某和王某因排水沟问题产生矛盾,张某诉至法院。张某认为王某将房屋附近的排水沟堵住,雨水排不出去,致使自家田地被淹;王某则认为田地被淹与其无关,自己只是在晴天的时候修缮自家被雨水破坏的院墙而临时填平排水沟当做过道使用,修缮后又将临时填平的排水沟挖开,并不影响雨季排水,张某田地被淹主要是田地地势低洼,与排水沟是否通畅无关。

 承办法官了解到案件情况后,发现双方所述的排水沟系自然形成,因多年无人打理,慢慢失去排水能力,村委会曾组织进行修缮,但王某不同意在其门前挖沟排水,加之张某田地地势相对较低,排水受到影响。承办法官认为案件虽然标的较小,但系相邻关系引起的侵权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且矛盾较大,一旦裁判,恐会影响当事人多年的邻里关系。承办法官灵活使用调解“三字诀”,充分运用多元解纷模式,通过座谈调解的方式邀请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与双方当事人共同“坐下来”,调解双方矛盾。承办法官先让双方先冷静下来,再分别阐述各自观点,让当事人都说说自己的“委屈”,缓解负面情绪。

 在听完双方的讲述和审查提交的证据后,承办法官以法律为依据,站在“相邻权”和“邻里情”的角度展开综合说理;派出所指出了王某在处理问题上的不妥之处;司法所表示损害结果并非是王某一方所致,与当时降雨量及附近施工均有关联,从多角度对当事人进行劝解;村委会结合排水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说明。最后承办法官趁热打铁,以“和”的理念,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方当事人终于解开了心结,王某签署了保证书,表示后续村委会对排水沟维修疏通时不再阻挠,也不会再堵塞排水沟,也对此次事件表示歉意;张某也表示不在此次诉讼中追究王某的责任。这起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化解。

 下一步,永源法庭将进一步增强调解能力,充分发挥“法庭+”解纷模式,力求“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悟好调解“三字诀”,当好群众“和事佬”,推动辖区百姓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