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外区法院网

Harbin Daowai District People's Court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不容情,但法官的情怀是尽力做到情法两尽

  发布时间:2025-02-21 08:37:49



吕颖 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法院 团结人民法庭 一级法官


 “吕法官,我们今天要回老宅,想邀请您过来当面感谢您”过年前,我接到了国刚和国丽的电话。从对簿公堂到携手还乡,这对堂兄妹终于化解了纠纷,还找回了久违的亲情。

 事情还得从2024年年初说起,国大爷夫妇年轻时因未生育子女,遂将其6岁的侄女国丽接到家中生活但未办理收养手续,国丽11岁时因思念父母又重返原生家庭生活直至成年。2023年初,国大爷老伴儿去世后因年岁高不能独立生活,遂被平时关照较多的侄子国刚接到家中赡养,后双方又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国刚负责国大爷的生老病死,其百年之后将所有财产赠与国刚,亲友作为见证人在遗赠扶养协议上签字。同年年底,国大爷因病离世,刚刚安葬国大爷尚未走出悲痛的国刚却收到了法院的开庭传票,原来是国丽因国大爷的财产继承事宜将其诉至法院,国丽认为自己是国大爷事实上的养女,应依法定继承关系继承财产,国刚则认为其与国大爷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合法有效,且已履行了协议约定的生养死葬义务,依法享有遗赠的权利。

 面对这起堂兄妹之间的案件,我多次试图通过调解柔性解决双方的纷争,但最终未调解成功。秉承“能调尽调,当判则判”的原则,我依法认定遗赠扶养协议有效,判决驳回了国丽要求法定继承的诉讼请求。

 案子虽然判完了,但一想起这对堂兄妹在法庭上势不两立的态度和他们家老人出庭作证时左右为难的神情,我的心总是放不下。事后我专程把国丽请到法庭耐心向其释法明理,从国法、天理、人情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百善孝为先、家合万事兴到家庭安宁与社会祥和,从法定继承、遗赠扶养协议到一笔写不出两个“国”字的血脉亲情,从分得开的是财产到分不开的是亲情.....将法理情“掏心窝子”般一一摆在国丽面前,国丽也慢慢向我透露了自己的心声:“法官,其实打这场官司我也不是冲着财产去的,小时我与伯父母共同生活了5年之久,是有一定感情的,我只是感觉堂兄在伯父生命最后一段时光里将其接到自己家中赡养,有些刻意且初心不纯......今天通过您的释法明理,我的心结都被这份热忱融化了”

 那天,国刚和国丽带着一家人回到了国大爷的老宅,打扫了院落,还邀请我一同包了饺子,国刚和国丽的姑姑拉着我的手几度哽咽:“我们家我这一辈的就剩我自己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作姑姑的,看见俩孩子之前那样,我夹在中间真是难受,吕法官,还好有你,这俩孩子才能把心结打开,我们一家人才能再次团聚!”

法官后语
 不可容情的是法律,而尽力做到情法两尽是法官的情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