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某医疗公司工作人员将写有“尽职尽责 秉公执法 执行高效 为企解忧”的锦旗送到道外区法院,表达对法院高效解纷的感激之情。
今年3月,原告哈尔滨某医疗公司因被告黑龙江某药房公司长期不履行合同付款义务,向我院提起诉讼。不同于先审后执的案件办理模式,道外区法院保全快执团队依申请提前介入,在不到一天时间内即完成了对被告公司财产账户的查询和控制。执行法官在保全实施后,全面告知执行事宜,同时引导被告积极主动履行。
被告公司一改之前的态度:“我们知道欠钱不对,公司账户被法院冻结后,实际经营与账务往来都被迫暂停;我们愿意积极履行合同义务,这几天我们就筹措资金,也请法院及时解除对我们的限制。”被告主动联系原告协商还款事宜,案件“僵局”被“打破”。
不到一周时间,原告公司收回了合同款。法院也随即解除对被告公司的保全措施。“查得全面、保得高效,这是真的办实事。”当事人为道外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点赞”。
“履行困难”到“以保促调”
今年以来,道外区法院深入开展法治护航、安商益企、协同解纷等六大行动,深入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协调配合,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做实定纷止争,促推社会高效能治理。
在立案、审判、执行全阶段,道外区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提供财产线索并申请财产保全,高效率对被告名下财产提前查控,降低届期履行不能的风险,同时倒逼当事人积极应诉、主动履行义务,实现“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减轻当事人诉累,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末端执行”到“协同解纷”
“什么是财产保全?”“我在哪个阶段能够申请?申请时我是否必须提供等额担保?”道外区法院通过加大诉讼引导力度,打破先立案、再审判、后执行的传统固化思维,畅通立审执协作保全内部工作机制,并加大外部宣传。在立案阶段,以窗口、诉讼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为媒介,及时告知当事人做好财产线索的查找、证据收集以及财产保全相关司法规定。在审判阶段,推进执行查控系统与审判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审理阶段即可发出查询、冻结指令。在执行阶段,推行债权人对债务人报告财产情况的见面措施,强化当事人与法官的沟通联络,提高债权人提供财产线索的积极性、准确性、全面性。
“先审后执”到“协作解纷”
“我院执行完毕率虽位于优值区间,但执行案件总量大,首执案件终本率和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年初,道外区法院执行局召开执行质效分析会,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研究制定务实举措,以更高效率对被告名下财产提前进行查控,防范当事人转移隐匿财产,同时助益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履行还款义务。
执行难、生效裁判自动履行难,难在无财产可供执行,难在部分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正式进入执行程序前,客观存在较长一段时间进行转移、隐藏、变卖财产的窗口期。通过执行阶段前移,财产查控贯通于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用足、用实财产保全措施,可以用最低的司法成本争取最大的司法效能,在最短时间内兑现胜诉权益,实现“一保两促”的司法功能。
道外区法院将继续践行协同解纷行动,强化立审执一体化衔接配合,切实发挥“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作用,缩小执行立案“进口”,拓宽纠纷源头“出口”,用好用活保全“硬措施”和调解“软手段”,跑出实质解纷“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