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外区法院网

Harbin Daowai District People's Court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司法建议“精准把脉” 银行整改“落地有声”

  发布时间:2025-04-15 09:08:53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道外区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针对案件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某银行信贷管理漏洞,向该银行发出司法建议。

把脉问诊 司法机关发现金融管理漏洞
 道外区法院执行局在处理信用卡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发现,银行在贷前审查环节,对持卡人的偿付能力、收入水平以及负债情况等方面的审核不够严谨,难以确保还款来源的真实性,针对不同客群的贷前审批策略缺乏差异化,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在额度管理和风控预警方面,银行对部分持卡人消费金额超出正常水平的情况关注不足,对异常交易的甄别和预警不够敏锐。在纠纷调解机制上,没有建立起全流程的调解体系,在纠纷发生的早期阶段未能充分介入,无法将矛盾有效化解在诉前,导致一些本可协商解决的问题进入司法程序,既耗费了司法资源,也增加了银行和客户双方的成本。

精准开方 司法“药方”助力金融风险防范
道外区法院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向有关银行发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建议从完善资格审查机制入手,强化源头风险防控,建立多维度信息核验体系,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同时落实员工责任,杜绝违规发卡行为。在强化额度动态管理方面,建议银行建立“资信-额度”挂钩机制,及时调整授信额度,强化异常交易监控,引入分级处置策略,平衡好风险防控与客户体验。在纠纷解决机制方面,要树立全过程调解理念,建立全流程调解工作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设定相应的调解程序,提高调解的效率和成功率。 

对症施策 银行积极落实整改举措
 相关银行在收到司法建议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信用卡中心全体班子成员前往道外区法院执行局进行座谈交流。交流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认真倾听法院对问题的分析,与法官们深入探讨解决办法。随后,银行迅速行动,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分析,通过调取客户材料、核查作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查找问题根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在完善资格审查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引入多元化的第三方数据源,加强对不同群体的精准识别,进一步完善信用卡贷前审查机制,按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人工抽查,严格把控风险。在加强额度动态管理方面加大监控力度,从交易金额、商户类型、交易频率等多个维度进行监测,丰富预警指标,借助智能风控系统完善预警规则,优化账户的分层管理。在建立全程调解体系上,进一步优化清收处置方案,加强对员工沟通和调解技巧的培训,积极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协助,并对调解结果进行跟踪评估,从而提高调解成功率。

 法院与银行“双向奔赴”,通过制度补缺、技术赋能、理念升级,推动金融行业从“风险应对”转向“风险预防”。未来,道外区法院将继续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携手金融机构织密风险防控网,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彰显司法担当,为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关闭窗口